古琴作为珍贵的传统乐器,其存放和保养直接影响到音色、使用寿命以及外观的完好度。为保证古琴始终处于良好状态,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并注意日常维护。以下为放置与保养的具体建议。
古琴的存放环境
温度与湿度:
- 最佳存放环境为温度20-26°C,湿度50-70%。
- 过高温度可能导致琴体胶合部位脱胶开裂甚至劈损。
- 过高湿度会让琴体受潮,影响共鸣,导致声音闷哑,尤其是丝弦更为明显。
避免骤变环境:
- 避免阳光直射、空调直吹或靠近散热器。
- 防止湿度和温度的剧烈波动,以免琴体因热胀冷缩出现问题。

古琴的放置方式
1. 平时常弹奏:
- 平放于琴桌上:制作合格的古琴,其拱形结构能长期承受琴弦拉力,不松弦的情况下几年内也不会出现塌腰现象。
- 不宜频繁搬动,古琴有“士无故不撤琴瑟”的古训,适宜保持固定位置。
2. 平时不弹奏:
- 挂于墙上:
- 可在墙上安装一雁足或护轸长度的木板,再钉入长钉,用于垂直挂琴。
- 钉子处需缠布条,减少对琴凤爪的磨损。
- 也可以直接购买专用的古琴挂钩。
- 立于角落:
- 将古琴收入琴囊后装入琴箱,竖直立于墙角,头朝上。
- 避免落灰、阳光直晒,并保持距离散热器和潮湿区域。
古琴的保养技巧
1. 根据季节调整保养:
- 北方冬季:
- 冬季空气干燥,应保持室内湿润,避免古琴开裂。
- 尽量不将古琴长时间置于暖气房或空调房中。
- 可使用加湿器或将保湿袋放入琴箱。
- 南方夏季:
- 夏季潮湿,尤其是雨天时,要注意防潮。
- 将干燥剂(如购买鞋子时附带的小包)放入琴囊中以减少湿气。
2. 定期弹奏:
经常弹奏有助于古琴音色的通透化,并可避免琴体因长期不使用而出现结构性损坏。
3. 观察新购古琴:
- 新购古琴通常需要一个稳定期。
- 最好不要松弦,由专业老师将琴弦调至标准音高,以观察琴体的适应性。
- 在北方环境下,若古琴能在正常琴弦拉力下度过第一个冬天,即完成稳定期。
4. 及时进行小修理:
长期使用或琴体老化可能出现细小损坏,可定期请专业人士检查维护。
总结
科学的存放与保养是保障古琴音色和寿命的关键。无论是日常弹奏还是长期存放,都应注意温湿度控制、防潮防裂以及适当的使用频率。通过合理的维护,古琴不仅能长久保持良好的状态,还会因经常弹奏而愈发通透动人。